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

「隨心軒」

閱讀以下資料,並回答所附問題:

兒: 媽,如果我考上大學,我要修讀藝術,要像爺爺一樣,把生命獻給書畫藝術……可惜,爸爸當年選了建築,沒有繼承爺爺的春秋大業和遺志!
媽: 幸好沒有,否則你也可能不能來到這個世界!
兒: 我不是說理科不好,只是我從小已學繪畫,現在我真的愛上了書畫藝術,卻又……
媽: 興趣從來不能填飽肚子的,你爸爸昔日也習書畫,我們就是在書畫社認識的。你爺爺當年的「隨心軒」初時的確可以養活你爸爸和小叔兩個,可是,隨社會的改變,熱愛中國書畫的人就愈來愈少。你爸爸目睹「隨心軒」生意不景,才選修建築,希望大學畢業後可以當一個專業人士,供養家庭。雖然我和爸爸不用你擔心生活,但你以後會有自己的家庭,藝術如果只當成一種賺錢的工具,恐怕就要像教你彈鋼琴的趙老師和繪畫的張老師。其實他們都有屬於自己的藝術生命,不過為了生活的需要,創作的空間無可奈可地被每日的「教琴」、「教畫」工作佔據了,理想只會愈來愈遠。
兒: 趙老師曾對我說過她喜歡彈的,是自己的歌,不是別人的歌,也不是鋼琴考試的歌。張老師也說過除了教兒童畫外,他已很久沒有動筆了。
媽: 社會需要經濟、科技的人才,社會缺乏這些人才,就難以發展。然而,社會即使沒有藝術,人依然吃飯,相反地,有藝術也不一定有飯吃。

問題
(甲) 評論媽媽對兒子選讀藝術的回應。(佔全題分數 50%)
(乙) 以你研習過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,評論文中的爸爸。(佔全題分數 50%)

(甲) 本題命意
本題題旨在探討中國傳統的書畫藝術的現代價值。

評分準則
考生應有以下作答表現,方能評為上品:
{1}析述飽滿 {2}論證有據 {3}層次分明

上品: 媽媽認為傳統書畫藝術在現代社會中缺乏生存空間,考生應能指出媽媽的觀點是以社會需要作考慮,認為科技專業比藝術實際。

贊成者: 可以藝術在現代社會多視作生活的調劑品,並非必需品,作討論依據。
反對者: 不能以受眾的態度評價傳統藝術的價值,傳統藝術的寶貴精神(和諧、氣氛生動、淡泊的意境等)均可洗滌都市人的心靈。若以「社會分工」的觀點看,各有其特殊任務,其重要性也不應以「輕重」去判別。

媽媽又認為藝術如作為賺錢工具,則離自己的理想會愈來愈遠。

贊成者: 可從藝術及創作是創作者對世界的感覺,藝術若受金錢制肘,藝術空間便會狹隘。

反對者: 不完全同意媽媽認為藝術不能與金錢有聯繫,因為藝術家也要謀生,而以自己的興趣來謀生,事實上並無不妥,關鍵在於藝術家是否以「創作」來謀生。當藝術為滿足別人的要求或遠離「創作」的本質,才可被視作賺錢的工具(「工具」可理解為技能取向、金錢目的之取向)。

此外,以上各個論點皆應列舉例證以作支持,方可評為上品。

中品: 考生未能分論媽媽兩個不同之觀點,只比較建築與藝術在現實社會上的貢獻和價值。若考生尚能以傳統文化內涵作為討論基礎,平衡理想與現實的矛盾,且例證具說服力,尚可視為中品之作。

下品: 考生若僅能指出媽媽對傳統書畫藝術應否作如此批評,泛論傳統書畫的優點,而未能從「現實的社會情況」作探討,則無論持支持或反對意見,均視為下品。

(乙) 本題命意
本題題旨在使考生思考理想與現實有所衝突時,該如何作出符合人情、事理的選擇。

評分準則
考生應有以下作答表現,方能評為上品:
{1} 析述飽滿 {2}論證有據 {3}層次分明

上品: 本題題旨在使考生思考人在追求理想、興趣時,當遇上生活經濟的考驗,應如何作出選擇。考生可從爸爸棄藝術而從事建築事業,反映爸爸肩負供養家庭的責任而犧牲自己的志趣,考生可從五倫範疇立論;或指出人生須先解決生活問題,再談興趣,並列舉恰當事例說明,則可視為上品之作。

批評爸爸放棄理想者,可從對真、善、美追求是人生的終極追求這觀點立論。據文中所述,「隨心軒」生意不景,但未有指出一家人生活已達絕境,故考生應清楚指出當生活未受威脅時,不應放棄一個人的藝術生命,考生還應列舉適當的事例加以說明,方可視為上品。

中品: 考生若未能從「兩難式選擇」立論,只闡釋從五倫的角度來看,爸爸的抉擇是承擔身為兒子的責任;或認為爸爸應堅持理想,不應以經濟利益作為考慮,且有例證輔助說明,尚可視為中品。

下品: 考生無論對爸爸的選擇予以正面或負面的批評,如對爸爸棄藝術而從建築的選擇,未能從「兩難式的選擇」立論,也未能以相關的文化內涵闡釋一己的觀點,只表示爸爸應否考慮當時的經濟需要,且理據並不充實者,均視為下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