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本報訊〕專為殉職公務員而修建的「浩園」,日前遭人惡意破壞,二十九名英雄墓碑的瓷相被硬物戳破和畫花。社會各界譴責狂徒天理不容,對死者不敬,深信狂徒必遭法律制裁。
家屬接獲消息後,紛紛趕往浩園,有的失聲嚎哭,亦有的激動得無法言語。事件不但勾起死者家屬的喪親傷痛,亦傷害香港市民對英雄的感情。昨日亦有市民前來獻花憑弔,以表達對各英雄的敬意。
有玄學家指出,浩園是下葬烈士的地方,而拜祭先人古來是孝義的表現,故此破壞浩園墓碑的人必會受到報應,加上破壞者在農曆七月做出此缺德之事,更會遭到天譴。
資料來源:2006年8月 13日《星島日報》及《東方日報》
(為方便出題,文字經修改)
(為方便出題,文字經修改)
問題
上述資料提及公眾和玄學家對浩園被破壞一事的反應,當中反映了哪些中國文化特點?試析述之。(佔本試卷分數50%)答題重點:
- 反映祭祀精神:祭祀的對象廣泛
- 反映中國人情感豐富
- 反映「道德天」:破壞者會遭到天譴
參考答案:
從公眾和玄學家對浩園被破壞一事的反應,反映了以下的中國文化特點:
其一,事件反映中國文化中的祭祀精神,就是祭祀的對象往往十分廣泛。浩園被破壞後,有市民前來向殉職的英雄獻花,表示敬意。在傳統中國文化中,人們祭祀的對象往往十分廣泛,不但會拜祭先人,還會對先賢進行祭祀,只要是有德之人,人們都會向他們表示敬意。在浩園下葬的,都是為執行職務而殉職的公務員,是為港捐軀的英雄,所以市民都願意在浩園被破壞後,到來拜祭殉職英雄,以表心意。
其二,從市民的反應顯出中國人重情的特點。中國人情感豐富,除了對親人、朋友有情外,對已死之人亦有情。在浩園被破壞後,有市民前來獻花憑弔,足見他們對已死之人也懷有豐富的情感。
其三,事件還反映中國文化中「道德天」的看法。孟子認為「盡其心者,知其性也,知其性,則知天矣」,人要修身才能知天,而天是掌管道德的,業報與「天」相連,支配善惡之報,公正無私。浩園被破壞一事中,玄學家指出破壞者惡意破壞烈士的墓碑,必會受到報應,加上盂蘭農曆七月,更會遭到天譴,正是源於這種觀念。